↑2019年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当日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罹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今天
是第七个南京大屠杀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三山九华连建康
南都宫阙何煌煌
掀开中国厚重的历史
南京
一定是极不寻常的篇章
↑这是2018年1月27日在南京市明孝陵景区内拍摄的雪中梅。新华社发(王跃武摄)
她是中国历史上主要的
文学、艺术和政治之都
孕育了中国古代书法
和绘画的闪灼明珠
流传出“六朝”骈体文的秀气隽永
↑这是2018年12月29日拍摄的南京长江大桥夜景。新华社发(苏阳摄)
她几经浮沉、饱经沧桑
她的灵动秀美、她的万千气象
随着镶嵌在重峦叠嶂间的庙宇楼阁
随着深情如凝眸的淮水
流淌在文人墨客的笔下
纪录在浩荡的青史里
可在83年前
这一切美妙曾被那样惨烈撕碎
1
伤痛——那时那里曾是人间地狱
↑2018年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罹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1937年12月13日
侵华日军攻占南京
在今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
南京城内30万以上中国人
被日军残杀
↑一名日军士兵正站在南京城郊累累尸骸的屠杀现场。新华社发
强奸事宜发生了两万多起
三分之一以上的修建被毁
财产损失不可胜数
……
枪杀、刀劈、生坑
“百人斩”
“团体屠杀”
↑日军将大批南京青壮年捆绑后,押往郊野团体屠杀。新华社发
侵略者的暴行难以言尽
他们背离了人类最基本的知己和道德
以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
糟蹋、屠戮、扑灭
↑日军将被杀戮的南京市民投入长江。新华社发
时至今日
每当我们读到这血腥的一页
昔时南京国民
畏惧的眼神、绝望的哭喊、无力的挣扎
侵略者
肆虐的狂笑、沾满鲜血的屠刀
仍会深深地刺痛我们的心
……
↑南京市民被日军捆绑刺杀。新华社发
2
痛诉——展现真相,他们勇敢面临
夏淑琴
1937年12月13日
夏淑琴全家祖孙9口人中
除了时年8岁的她和4岁的妹妹
3人惨遭日本士兵奸杀
其余4人都死于日军的刺刀之下
她也被刺中三刀
但因昏死已往而幸免于难
1994年8月
夏淑琴以战后第一个到日本的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身份
向日本民众痛述亲身经历
披露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面临日本的右翼分子
她运用执法救赎魔难、维护尊严
为国家为民族为历史追求正义
--------------------------------------------------欢迎进入币游官网(币游国际官网),币游官网:www.9cx.net开放币游网址访问、币游会员注册、币游代理申请、币游电脑客户端、币游手机版下载等业务。
陶秀华
1937年12月14日早晨
陶秀华的父亲周万荣
被日军抓走之后
便杳无音信
可陶秀华从未遗忘她的父亲
在她的起劲下
经史学家的多方搜证
“周万荣”
成为“哭墙”上的第10665个名字
一笔一画刻下的
是魔难,是回忆,是哀思
更是铭刻
祁恩芝、刘健芝
2018年12月7日
一对老夫妻祁恩芝、刘健芝
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罹难同胞纪念馆
捐赠了他们从1994年到2002年拍摄的
1008张胶片底片
以及2002年至2018年拍摄的
22286张数码照片
二十余载、风雨无阻
他们把为哀悼者和悼念流动摄影
作为事业
……
3
铭刻——这是每个中国人不能忘却的历史
面临侵略者滴血的屠刀
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
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是中华民族
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急
走向伟大中兴的历史转折点
也是天下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
主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人民的胜利
也是天下人民的胜利
↑这是2019年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中华民族再接再厉
抵制外来侵略的悲壮史诗
深刻展现了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
历史真理
几十年已往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
日月昏暗,寰宇震惊”
的血泪悲剧
再也不能重演
↑2019年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当笛声与歌声再次回荡山水
当秦淮两岸再现昔日荣华
孩子们的笑容回来了
门庭若市的都市也回来了
……
↑2016年12月13日,学生代表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默哀。新华社发
可有个声音、有个精神、有个原理
一直在提醒每个中国人:
↑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放飞和平鸽。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是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屈辱历史
洗雪羞耻
唯
永志不忘、奋发向上
捍卫和平、矢志中兴
让民族的中兴早日实现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
也是对死难同胞最好的告慰
↑2019年12月3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前排左一)、夏淑琴(前排左二)、艾义英(前排右一)及新确认死难者周万荣的女儿陶秀华(前排右二)在家祭流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泉源:新华社
谋划:于卫亚
作者:李永锡、周喆、陈子夏、郭晓龙、关天玥
监制:周年钧
编辑:关开亮、王朝、徐祥达、李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站深圳日视监控摄像机有限公司的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